今早能起个大早,最主要的原因是,林元寺昨晚一夜未眠。而未眠的原因,是为了调查秦斌。
林元寺昨天回警局后,当即便调查了秦斌的档案,可档案里平常无疑,一丝一毫的异常都没有,太过正常,反而让林元寺觉得有些不太正常。
档案里记载着,秦斌是一位货车的运司机。都是自己拉些活干,并没有什么正经的公司,就连拉货的货车,也是从运输公司借来的,只是需要人手的时候,秦斌就去干一段时间。
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。档案显示,秦斌跑货运已经有三个年头了,说起来时间不长也不短,可是对方竟然连一次交通违规都没有,小到超速闯红灯,大到酒驾超载,统统没有记录。
秦斌的驾驶记录竟然保持得如此之好,这完全超乎了林元寺的想象。
从昨天秦斌的表现来看,他并不是一个能沉得住气的人,先是喧宾夺主地宣告了蓝雨欣是自己的人,又在林元寺的一次次试探中乱了阵脚,自曝了破绽。所以说,以秦斌的性子来看,有一两起交通的违规事件,应该是家常便饭才对,可为什么?
为了进一步调查清楚,林元寺顺着这条线又仔细地调查了一番,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。他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。
林元寺想着找寻来的线索,不禁有了些想法。
没有任何一起的交通事件的记录,说到底有三种可能性。
第一种是,秦斌真的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本分的人,老老实实开车,认认真真做事上班,终日里认真遵循交通规则,因此没有留下任何的交通违规的记录。
显然,从林元寺昨晚与之接触的情况来看,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之小。
第二种是,秦斌其实并没有开过大货车跑过货,档案上的记载不过是编造的,其实他是另有其他的工作,而开大货车的工作不过是其真正的工作的一个幌子,为的就是不让人起疑,或许秦斌连一次大货车都没有开过,更甚至于,秦斌都不会开大货车。如果想要知道真假,一试便知。
档案上记载了秦斌挂靠公司的联系方式,如果找人联系,只要说想要让秦斌跑货,真假即刻便可知晓。但林元寺还在想,这样的方法不到迫不得已还是不用的好,如果秦斌真的是背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,那这样的试探,多少还是具有危险性的。
身为一个队长,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,他不能贸然下这样的决定。
林元寺想着,甚至已然将秦斌列为了黑名单上的一员,尽管对方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太过值得怀疑的地方,有的这些,也不过是林元寺暂时的猜测而已。
尽管这样,林元寺还是不愿意放过秦斌,他总觉得如果自己咬住这条线,那说不定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,这算是他干了这么多年警察以来,所积攒的较为有用的直觉。查案也需要直觉,有时甚至还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编造档案来掩饰自己的其他动作,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。林元寺暗暗想着,又想到了第三种可能性。
假如说档案里的内容不完全是假的,有部分是可信的。例如说,秦斌的职业,假如他真的从事货车运输,真的会不定期地跑运输,运送东西。但就林元寺对其性格的推测来看,他还是无法相信对方会一次也不违规,因此,林元寺相信这里面还是有猫腻。
或许对方跑运输不假,违过规也不假,但却因为某些原因,将这些违规的情况抹去了,也就是说找人或是动用关系将黑的改为了白的,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,甚至于,林元寺觉得,针对现在的情况来看,这种情况是最有可能的。
如果仅仅是普通的违规,根本没有必要刻意抹去,唯一的解释就是,被抹掉的痕迹非常重要,甚至于里面可能包含了一些秦斌触犯法律的一些罪证。
想到这,林元寺才算比较满意,他觉得秦斌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非常之大。虽然他的档案表现良好,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这样一个克己守法的合格公民。
想着想着,林元寺又觉得自己搞得这一出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,都是些猜想不说,看上去也跟这件案子并没有直接的关联。如果上头问起来,总不能回答说,是因为对方昨天脱口而出的“张胜义”这三个字,就怀疑人家。这说出去还不被大家笑话,相信就连林元寺自己的组员,也难以相信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。
事情到了这一步,眼下重要的事情就成了要查清秦斌和张胜义这两人之间的关系。如果查清这两人之间真的没有关系,那林元寺也可以就此收手,尽快地改变调查的方向,以免在错误的道上越走越远。
但如果让林元寺查出来,这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甚至于有着几丝微妙的联系,林元寺都不会放过其中的一丝一毫。或许在这个案子进展不大的情况下,另辟蹊径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。
林元寺觉得这就像是一种赌注一样,选对了要走哪条路,调查起来就会快捷得多,也会越快地接近事情的真相。
想到这,林元寺血管的血液不禁有些沸腾起来。他喜
第五十二章 暗自揣测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